期刊編號:Fall 2020 玉山學術獎特輯
作者:陳聖賢
更多文章請見政大商業評論網站:http://nccubr.nccu.edu.tw/article.php?aid=152&mid=38
外部事件對於企業是一大衝擊,伴隨的不確定性風險對投資人也是一大考驗。政治大學財管系陳聖賢教授在過去多年的研究下,以中國企業享有美國永久最惠國待遇事件的衝擊為例,發現聘任具有中國經驗擔任外部董事的美國企業,在有關中國企業的投資績效方面表現相對出色,且這些董事若居住在美國當地較能發揮監督的功能;此項研究不僅榮獲玉山銀行頒發的玉山學術獎,更結合實務界,提供台灣企業莫大的幫助。
西元2000年底,美國國會通過給予中國在貿易上的永久最惠國待遇,此項政策保證中國商品進入美國時能夠享有較優惠的關稅待遇,勢必衝擊美國的企業。
陳聖賢教授對此指出,在取得永久最惠國待遇後,中國商品進入美國所須面對關稅稅率的不確定性大幅降低,因此增加了美國企業到中國投資設廠,以及拓展市場的誘因。不過,由於美中兩國在語言、文化、政治、與法律等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在投資的過程中需要有了解中國的人士扮演諮詢與溝通協調的角色,使得具有中國經驗的外部董事在美國企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跳脫過去研究的框架,找出外生衝擊對企業的優勢
過去大多數的研究將焦點放在給予中國貿易上的永久最惠國待遇後,對於美國企業的負面影響,好比如公司財務上的獲利、投資或整體就業率下降等;然而,陳聖賢教授卻能跳脫過去思維的框架,專注於貿易上帶來的改變,找出獨特資料,將外部衝擊結合董事會結構和董事經驗來衡量企業績效,進而發現其中的眉眉角角。
首先,美國對中國通過最惠國待遇的事件影響,對於美國每個產業的衝擊程度不同,陳聖賢教授指出,對於此外生衝擊影響較大的美國產業(例如服裝業和紡織業),企業聘任具有中國經驗的人擔任外部董事的誘因相對較強,研究結果證實此一預期。
其次,對於美國企業來說,聘任具有中國經驗的人當外部董事,能夠為有關中國企業的投資帶來更亮眼的成績。美國公司董事會中若有具有中國經驗的董事,當公司宣告併購中國公司,與中國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或是策略聯盟時,將獲得較高的股票異常報酬,事後也有較好的營運績效。
再者,以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帶此外生事件,對於聘任具有中國經驗擔任外部董事的美國企業,股票市場有較正面的反應,表示投資人看好具有中國經驗的外部董事所帶來的利益。
最後,2000年通過法案後,美國製造業勞動力市場尋求具有中國經驗的外部董事的需求提高,代表具有中國經驗的勞動力擔任美國企業的外部董事機會提高,也進而透露美國企業更看重具有中國經驗的外部董事能夠為公司帶來的價值。
企業聘任外部董事,誰能夠同時扮演諮詢與監督角色?
不僅僅在董事會結構和董事經驗上有所研究,陳聖賢教授更進一步提出是否居住於美國當地也對公司表現具有一定的影響。研究顯示居住於國外且具有中國經驗的外部董事雖有諮詢功能,但基於居住地不同,導致參加董事會的次數下降,且發生財務報表重編的機率較高,因而監督績效表現較差。
研究與實務結合,對於想要開拓國外市場的台灣產業有所幫助!
面對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企業爭相尋找新興市場,若台灣企業想要尋找或開拓國外市場,可以聘請具有投資標的當地國家經驗的外部董事,對其投資也有莫大的幫助;除此之外,研究更翻轉過去的觀念,若聘任居住於台灣且具有當地國家經驗的外部董事較能善盡諮詢與監管的責任,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優勢。
面對時代的瞬息萬變,教授勉勵學生應具備三大能力
談及研究的未來展望,陳聖賢教授表示未來大多的研究都會結合理論與實務,並專注於公司理財、公司治理和投資學等;然而,面對時代的快速變遷,教授指出本次研究遇到較大的困難除了研究的創新之外,就是資料的搜集與分析,找出與眾不同的資料需要花費大量心力,和運用資料搜尋與分析的能力,就此他也勉勵莘莘學子在大學中應要培養三大能力:外語、數量、和電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