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 2021.04.16
本期電子報 » 專題報導

【政大商業評論】以Penrose’s Theory為工具探討跨國企業的成長

期刊編號:Spring 2021

作者:譚丹琪

更多文章請見政大商業評論網站:http://nccubr.nccu.edu.tw/article.php?aid=162&mid=40

 

前言

 

有關跨國企業的研究當中,「成長」(Growth)一直以來是學者們十分關注的議題。近年來,諸多相關學術論文也相繼發表。但在為數眾多的文章當中,每篇研究各有其理論依據、研究方法,以及因地域差異而產生的相異內容。同時,以目前的研究,尚無法完整涵蓋促成跨國企業成長的因素。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譚丹琪教授在本研究中,以Edith Penrose於1959年發表、且對後世有深遠影響力的著作—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中所提出的理論(以下稱Penrose’s theory)作為整合和分析的工具,不僅更完整地描述了跨國企業成長的原因,同時也比較了過往有使用以及沒有使用Penrose’s theory的相關研究文獻,不但使學者們發展出一套更具內部一致性(internally coherent)的理論,也讓學者們更了解「何謂跨國企業?」以及「何以促成跨國企業成長?」之間的關聯。

 

研究方法

 

如同上述,本研究使用了Penrose’s theory作為分析跨國企業之所以成長的工具。其中,由於在Penrose’s theory中提及「多角化」、「市場進入」、「撤資」、「企業擴張」等等與企業成長政策相關的名詞,因此在文獻篩選時,教授以這些名詞作為關鍵字,從1995-2019年共計約3000多篇文章和特定期刊中,篩選出了近200篇,作為後續進一步研究的材料。

 

研究結果與對學術界未來研究方向之指引

 

本研究發現,促成跨國企業成長的因素可分為四大類,包含公司特定的資源(firm-specific resources)、管理資源(managerial resources)、經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以及外部驅動因素(external drivers)。在每一項因素之中,又有若干影響因子。例如:無形資源通常能使跨國企業成長,但部分無形資源的功效只限於特定區域或國家,在這樣的狀況下,無形資源便無法有效發揮使跨國企業成長的功能。

另外,本研究也把限制跨國企業成長的因素分成五類,分別為跨國差異(cross-country differences)、在地主國的風險及不確定性(risk and uncertainty in host countries)、其它地主國和母國的狀況(other host and home country conditions)、財務限制(financial constraints)、管理限制(managerial constraints)。此外,在每項因素之中又有若干影響因子。例如: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經濟、地理位置差異往往阻礙了跨國企業的發展,但若企業本身的規模是比較小或屬於成立時間較久的,則限制成長的效果會更加明顯。原因在於這些跨國企業通常較為官僚體制、較無組織彈性,因而在成長上會面臨較多適應上的挑戰。

此外,在本研究中,教授分析了過往有使用和沒有使用Penrose’s theory的文獻,發現了兩者之間在四項構面上的差異,分別為:公司的概念化意涵(underpinning conceptualization of a firm)、跨國企業成長的促成因素(facilitator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growth)、跨國企業成長的限制因素(constraints o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growth)、跨國企業成長的軌跡(trajector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growth)。舉例來說,針對「促進跨國企業成長的促成因素」,有採用Penrose’s theory之文獻較強調跨國企業的內部因素,如具有特定企業經驗(firm-specific experience)的管理者、擁有未充分利用的可替代性資源(underutilized fungible resources);另一方面,未採用Penrose’s theory之文獻則同時著重在內部和外部因素,如管理者的國際經驗、有利的地主國條件(favorable host-country conditions)。

最後,譚教授在此研究當中,也提出了對於「跨國企業成長」此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向。例如:是甚麼因素決定了跨國企業的長期成長、跨國企業的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是由什麼樣的要素所組成、在促成跨國企業成長的過程中,管理者的人格特質與公司層級的決策之互動關係為何。

 

對企業界的建議

 

從本研究可知,「管理者」本身在規劃以及實行跨國企業的國際擴張政策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並且,管理者的經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指的是較非結構性,需要經由經驗來習得的知識—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跨國企業的成長。因此本研究建議國際企業在培育管理者時,不只須重視其對特定領域的知識,也應同時強調其是否擁有跨國管理的相關經驗。另外,企業若能提供機會讓管理者到各國總部參訪等跨國學習的經驗,那麼管理者更能具備發掘和評估新商業機會,以及實行計畫的能力,這都使跨國企業得以更有效地成長。

 

更多論文內容請參考:

Danchi Tan, Weichieh Su, Joseph T. Mahoney and Yasemin Kor,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 Penrosean le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20))51, 498-537

 

圖片來源:HD photo by Stephan Henning (unsplash.com)

採訪編輯:企管四 羅亞帆

【政大商業評論】揭開智慧科技與服務設計的生產機制
政大商學院 |  商學院職涯發展與媒合平台 |  OSAAS 粉絲團

政大商學院學生事務與校友服務辦公室

政大商人報每週五發布本院各項訊息,提供校內外人士參閱,歡迎師生多加利用。

版權歸發行者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加OSAAS為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