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商院全人講座】情商管理 — EQ 致勝:從情商管理到高效行動,學習高情商管理能力
文/李翊瑄 圖 / 商學院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於5月6日舉辦全人講座「情商管理 — EQ 致勝:從情商管理到高效行動」,邀請到CEO高階經理人顧問張敏敏老師,分享如何察覺情緒,以及應對溝通衝突的步驟和技巧,展現高EQ的管理能力。
擁有豐富職場溝通經驗,現任JW智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華 OGSM 目標管理協會》理事長,亦為商周、哈佛商業評論等專欄作家的張敏敏老師,以自身經歷分享初入職場時因情緒飽滿錯失學習機會,後來在擔任化妝品公關的工作中學會如何情緒調節,更在成為教育訓練講師後,體悟到「少點批評、多點原諒、多點尊重」便能改善職場關係之道理。
張敏敏老師說明,「情緒」是短期、快速、高張力,且容易發生衝動行為的反應,而「EQ」才是管理這些情緒的能力,也就是與自己或他人相處的關鍵。張敏敏老師提到,管理情緒除了需要先察覺情緒,也可從肢體語言等細節觀察情緒,例如 : 手掌向內就代表內心緊張、想說卻不敢言; 若一個人臉上的眉頭、眼神、眼尾及嘴角是朝同一個方向,代表他此刻的情緒是真心的;如果不是,可以用眼神為基準判斷。現場除了教大家如何判斷,也鼓勵同學,可以日常生活中觀察別人的表情開始練習,學習如何辨認情緒。
講座中,張敏敏老師引用Daniel Goleman的理論,提到五個步驟:第一為「自我覺察」,能夠正確辨識自己的情緒與帶來的影響;第二是「自我調節」,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情緒,避免衝突,如果感覺自己呼吸急促、心跳變快,就先不要說任何話和做決定,因為這時候的行動常常是衝動所致;第三是「自我激勵」,保持積極心態,像是與自己喊話「別急、我可以的」;第四為具備同理心,去理解他人的觀點與想法;最後則是「社交技能」,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也就是在辨認情緒後展現行動。
除了教大家應對自己的情緒外,張敏敏老師也分享如何用高EQ應對情緒性的衝突,提出「同理心溝通法」,指出面對衝突時,第一步「先接受」,讓對方感覺自己的想法被接受,較不易產生排斥。第二步則是「轉換」,將對方的想法轉向自己的處境,簡短解釋自己的狀況,並注意不要辯解。第三步是「給方案」,試著提出兩個以上的方案供對方選擇,記得關鍵在於「邀請對方參與」。
講座尾聲, 張敏敏老師點出關鍵「學會與情緒共舞、解決情緒問題,不要讓自己太委屈,忌諱默默承受,更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要刻意壓抑或控制,也別用表情羞辱他人,學習展現高情商,並在有能力時幫助他人」。同時也信心喊話同學「不要成為情緒的奴隸!」相信同學透過張敏敏老師此次的講座內容與實地練習,更能學習高情商的處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