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商院全人講座】邀外景節目主持人段慧琳 談獨旅 — 說走就走,開啟你的自由人生
文/蔡文馨 圖 / 商學院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5月7日於寶來科技廳舉辦「獨旅 — 說走就走,開啟你的自由人生」講座,邀請行腳節目主持人,同時也是本校斯拉夫語文學系校友段慧琳,分享她一個人獨自旅行的故事,帶領聽眾們看見獨旅如何成為面對挑戰、翻轉人生的重要契機!
「我自己的興趣比較喜歡往外跑,不喜歡待在攝影棚裡面吹冷氣。 」段慧琳已從事外景節目主持人工作14年之久,一開始她其實是以主播的身份進入電視台工作,卻意外碰上民視交通電視台尋找外景節目主持人,而開啟她電視主持人、路況主播之路。一般大眾對於段慧琳的認識,多是2009、2011年「環法自行車大賽」,她成為台灣第一位轉播國際環法賽事的女性主持人。但開啟她多彩的人生,必須回溯到她25歲因失戀展開的旅行。
段慧琳笑稱,「這段故事很陳腔濫調,我進行了一場很痛苦的旅行。」她回想起人生的第一場重大失戀,剛好碰上國慶連假有為期三到四天的假期,因為不想待在家中自暴自棄,而和三位男性朋友踩上自行車,一行人從台北騎上北宜公路抵達宜蘭,休息一晚後,再從宜蘭騎經九份回到台北。「我全身超痠,前後都貼滿撒隆巴斯貼布。」那時的段慧琳沒有運動習慣,憑著不想拖累朋友的意志力完成自行車之旅,她也因為騎乘的過程太過痛苦,很快地忘記難受的失戀感。
這趟失戀的自行車之旅雖然不是獨旅,卻讓段慧琳老師意識到旅行的意義,「我突然明白舒適無法讓我們拋下過去往前行,而是恰如其分的痛苦,你才會領悟到要繼續往前。」 這次因為失戀開啟的旅行,成為段慧琳開啟旅行的契機,她毅然決然選擇到印度獨旅,「那時候好多人都很擔心我,寄一堆印度的新聞資訊給我。」她分享,收到如雪片般的擔憂,她差一點打退堂鼓,但不服輸的她,因為看了一本關於攀岩的書籍,而選擇正式內心的「雜音」,學習梳理焦慮,勇敢踏上印度之旅。
「雜音是非理性的恐懼,也可能是在意他人的眼光,需要學會專注在下一個攀岩要踩得點上,你才會往前進。」這是段慧琳在書中頓悟的道理。出發印度前,她選擇寫下每一個害怕點:擔心被搶劫、被強暴、迷路等,透過逐條列出,她一一思考對應的策略,盡可能地做好準備。當時很多人稱讚她的勇敢,但她卻認為,「真正的勇敢不是天不怕地不怕,而是找到自己的恐懼,做好準備再出發。」藉由正視自己內心雜音的方式,試著克服恐懼,審視自己的能力,是她在獨旅中學會的事!
段慧琳鼓勵聽眾嘗試獨旅,試著僅做好一成的規劃,剩下的九成隨遇而安,「當你覺得你錯過一件事的當下,其實你正在體驗另外一件事情。」享受旅行中的不確定性,反而會有意象不到的收穫。段慧琳坦言,她會開啟外景經歷,陸續主持行腳節目《鐵馬瘋台灣》、《Go Go Taiwan》等旅遊節目,除了幸運外,更多得是旅行的經歷帶給她的養分,「當你越有能力,你就越有選擇。」她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將熱情作為方向盤,專業當作地圖,持續投注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中,終有一天會有好的回饋!